新闻动态

行业动态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

有趣的康熙“背字”制钱


发布时间:2016-03-30 09:26

  在我收藏的金属古钱币当中,有一套我最得意、最珍爱的康熙“背字”制钱,尽管它并非很值钱。

  各个朝代方孔圆形的制钱,后人对其有不同的称呼,就我所拥有的而言,如“秦半两”(始于秦始皇统一的币制)、“汉五铢”(始自汉朝)、“周布泉”(北周所铸)、“唐开元”(即“开元通宝”,唐朝所铸)等等。到了清朝,所铸钱币除正面有标明年号的“××通宝”(如“乾隆通宝”、“光绪通宝”等)字样,其背面也铸有标明造币局所在地的满文。

  有所不同的是,顺治年间,全国有十二个造币的钱局,所铸之钱,除正面为“顺治通宝”字样,其背面同时用满文和汉字来表示造币局所在的地方。至康熙年间,全国增加了八个造币局,虽说这二十个钱局在全国各省分布并不均衡,有的省未设,而有的省则有两处(如山东省济南、临清,山西省太原、大同等);但所有造币局均沿袭了在制钱的背面用满、汉两种文字同时标明的做法,后人将这种背面既有满文、又有汉字的制钱加以浓缩,称其为“背字”制钱。不过,从雍正开始直至宣统,则取消了汉字,仅以满文表示。

  大约在民国初年,有钱币收藏爱好者为了记忆方便,将这二十个表示造币局所在地的字编成一首五言诗,并流传至今:“同福宁东江,宣原苏蓟昌,南河临广浙,陕桂台云漳。”

  我是在90年代中期集全这套币的,当时,各个品类比较普通,只“漳”、“南”和“台”字,尤其后者难以取得,这与当时的铸币数量和后来流通使用的范围、渠道有关。后来我不得不花十五元人民币买了个“台”字的,才集全了整套币。但今非昔比,随着收藏者日渐增多,出现了缺者为贵的现象,如“南”字和“台”字更是身价陡增,竟然涨到一二百元,于是一些以假乱真的赝品也纷纷出笼,令收藏者苦不堪言。


友情链接

法律声明 |合作伙伴 |联系我们 |帮助中心 |招聘英才

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湘 ICP备13008378号-1 建议使用IE8.0.6001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
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湘府东路二段99号汇艺文创中心3、4层